PROJECT

实现光电融合技术!光连接的未来

首页/研究开发/实现光电融合技术!光连接的未来/细径MT插芯- 高密度光纤连接器的演进 -

细径MT插芯:高密度光纤连接器的演变

复制到剪贴板
facebook x linkedin pinterest

实现下一代数据中心的高密度布线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加速演进,数据中心对于更快速度和更大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Hakusan不断开发尖端的光纤连接器技术。这次,我们将详细介绍该产品中起到核心作用的“细径MT插芯”。

什么是薄MT插芯?

细径MT套管(MT Ferrule) 是一种多芯光连接器组件,采用了比传统光纤更细的“细径光纤”。 相比于常规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细径光纤的包层直径仅为80µm,实现了超细尺寸,为高密度光通信应用提供了更紧凑的解决方案。

这种细径化产生以下特征:

  1. 密度更高:更小的空间可容纳更多光纤
  2. 更高的灵活性:电缆弯曲半径更小,布线自由度更高
  3. 重量更轻:有助于降低整个缆线的重量

Hakusan的小直径MT插芯具有以下特点。

  • 小直径光纤孔
    80µm包层直径光纤孔(80µm)
  • 高精度光纤孔
    虽然光纤孔比普通MT插芯(125μm)的光纤孔窄,
    实现単模低损耗光纤孔精度。
  • 考虑兼容性的光纤间距
    光纤间距为 250µm,以确保与传统MT插芯兼容性。 *除光纤孔直径外,所有其他设计都与标准MT插芯相同。
12MT-80µm ferrule
12MT-PA-SLS-80µm (12MT SM Low Loss)
16MT-80µm ferrule
16MT-PA-SLS-80µm (16MT SM Low Loss)

为什么需要小直径MT插芯?

与现有系统兼容

细直径MT插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实现高密度,同时保持与现有光连接器系统的兼容性。传统的MT插芯的光纤间距(光纤之间的距离)为 250 µm,但使用小直径MT插芯,可以保持相同的间距,同时仍可实现电缆布线重量的减轻。

80µm Cladding MT Ferrule (FH80)_Hakusan SM Low Loss Type for 12F/16F
Left: 16MT ferrule, Right: 12MT ferrule

与硅光子的亲和性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硅光子学(将光路集成到硅芯片上的技术)需要以细间距排列光学元件。小直径MT插芯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

具体应用

光纤模块的中继接口

细径MT套管在连接硅光子芯片与传统光纤系统 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能够顺畅对接 芯片端的窄间距(125µm)光纤排列 和 传统光纤系统的250µm间距,确保稳定高效的光连接。

Silicon Photonics 80µm cladding fiber example

在Co-packagedOptics中的应用

随着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的发展,将电路和光电路集成到单个封装中的“共封装光学”技术正受到关注。小直径MT插芯提供了实现该技术所必需的高密度光学连接。

细直径MT插芯的重要性

随着数据中心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增加光通信基础设施密度的需求已变得不可避免。小直径MT插芯为这一挑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1. 提高空间效率:在有限的机架空间内处理更多数据
  2.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减少电缆数量来降低布线成本
  3. 灵活的设计:在狭小空间中简化布线,为新的光学模块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此外,它与硅光子学的高度亲和力使其易于与下一代光学电路安装技术集成。这将极大地提高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总结

小直径MT插芯是支撑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实现高密度光传输,并保持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为下一代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贡献。

白山通过这一创新技术,满足客户的高标准需求,并助力数据中心的持续发展。 如果您正在考虑引入细径MT套管,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让我们携手共创高速且高效的通信基础设施未来!

参考链接

- 各种単模光纤“ClearLite®”(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康宁® RCBI 光纤(康宁公司网站)

·Hideyuki Nasu, Satoshi Ide, Kenzo Oyama“数据中心光学互连技术”(电气信息通信学会期刊,第106卷,第2期,第106页,第-113页)

高速光通信数据中心全貌:支撑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革新(Dexerials 株式会社)

复制到剪贴板
facebook x linkedin pinterest

根据要求,我们可以共享研发信息并提供样品。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接触